澳洲故事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为什么马云是澳大利亚最好的代言人


1985年,21岁的马云第一次前往澳大利亚。此次澳洲之行源于他12岁时在杭州西湖边与澳大利亚莫利一家的相遇。当时,马云为练习英文主动与莫利一家交流,由此结识了与他年纪相仿的男孩戴维·莫利,并与他们一家成为笔友。

后来,莫利一家邀请马云前往澳大利亚游玩。但在当时,澳大利亚没有针对中国人的访友签证类别,只有公务、探亲和留学签证,马云因此连续7次申请签证均被拒绝。为了帮助马云,肯·莫利连续给纽卡斯尔政府和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电报。最终,马云在第8次申请时,向签证官讲述了他与莫利一家的故事后,成功拿到了签证。

马云怀揣着向亲友借来的100美元,踏上了前往澳大利亚的旅程。他在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市莫利家住了29天。期间,他不仅领略了澳洲的风光,还学会了澳洲口音的英语。莫利一家还带他参观了悉尼歌剧院、塔龙加动物园以及纽卡斯尔大学等地方。马云后来回忆称,这段旅行时光让他首次发现了中国之外的世界,是他人生的转折点。

澳洲行对马云产生了深远影响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• 开阔国际视野:1985年,马云终于踏上了澳大利亚的土地,这是他第一次出国。在澳大利亚的29天里,他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、地理环境、商品和友善的人们,这些经历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,让他看到了中国之外的世界,为他日后的创业和商业布局奠定了国际化的思维基础。

• 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:这次经历让马云开始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未来,改变了他的人生观。他曾表示"没有那29天我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",澳洲之行让他感受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,使他更加独立和自信,也培养了他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。

• 建立深厚友谊与获得支持:马云与邀请他的澳大利亚笔友一家感情深厚,笔友的父亲肯甚至借钱给他帮他买下第一套公寓。这种跨越国界的友谊和支持,让马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力量,也让他懂得了感恩和回报。

• 促进商业合作:马云一直希望保持与澳大利亚的亲密联系,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上引入了1300多种澳洲品牌商品,还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促进了电商平台上澳洲产品的销售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他对澳大利亚的特殊情感和经历。

• 激励个人成长:七次被拒签但仍不放弃,最终成功获得签证前往澳大利亚,这段经历本身就是对马云毅力和决心的极大考验和锻炼。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贯穿了他后来的创业历程,激励他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都能坚持不懈,勇往直前。

勇往直前


在澳大利亚这片多元的土地上,移民的故事如星河般璀璨,承载着梦想与坚韧,也镌刻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。

从19世纪的欧洲移民远渡重洋,到如今来自亚洲、非洲、美洲等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,每一代人都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扎根。他们中,有人在农场里挥洒汗水,将贫瘠的土地耕耘成粮仓;有人在工厂中钻研技术,推动着制造业的革新;有人在科研实验室里日夜攻关,为医学、科技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;也有人在街头巷尾开起小店,用家乡的味道串联起不同文化的交融——中餐厅的烟火气、意大利咖啡馆的醇香、中东烤肉店的热情,都成了澳洲城市肌理中鲜活的部分。

这些移民的贡献早已融入澳洲的血脉:他们参与了铁路的修建,让交通网络贯通大陆;他们投身于教育事业,用知识浇灌下一代的成长;在艺术领域,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碰撞出独特的火花,让澳洲的艺术舞台更加绚丽。正如许多移民所说:"我们带着故乡的记忆而来,却把最炽热的奋斗给了这里。"

而移民的心声,藏在对身份的认同里——"我是华人,也是澳洲人,两种文化在我身上都有重量";藏在对归属感的渴望中——"这里接纳了我的努力,我也想让它因我而更温暖";更藏在对下一代的期许里——"希望他们不必再经历我们初来时的挣扎,能在这里真正自由地追逐梦想"。

这些澳洲真实故事、贡献与心声,共同勾勒出澳大利亚作为移民国家的底色:多元共生,因包容而强大,因奋斗而蓬勃。

联系我们。

Message